“三菌开缸”理论的错误及其他 `$YP<CJeq
2009-04-18 19:32:38 作者:鳄鱼先生 来源:鱼类思想 浏览次数:986 H Y ynMP
“三菌开缸”法一直是广为流传的一种开缸方法,即在加入硝化细菌的基础上,再加入酵母菌、乳酸菌,甚至枯草菌。本文从生化角度指出了这种方法的错误。 teW6;O_
前几天在群里闲聊的时候,某君说他往缸里倒了酸奶,马上就有N个人反问“三菌开缸?”,于是我才知道开缸有了新技术。开缸倒点酸奶也没什么不好,我原以为是增加水中蛋白质的含量,利于培养硝化细菌,可经过指点和学习才搞清楚,倒酸奶的目的竟然是为了加乳酸菌。不仅如此,还要加酵母片。我的第一直觉是这有点可笑,但本人养鱼水平是在是菜鸟,不敢乱说,还是本着科学的精神,仔细研究一下为好。 )%X;^(zKM
也许是我养鱼荒废太久了,以前真不知道有这么一门技术。曾经因为翻译一篇氮循环的文章,查找过一些国外关于水质生化的资料,但也没听说过三菌一说。想不到离开几年,国内鱼友的微生物技术已经领先国际水平了。 #$1og=
说起这个三菌开缸的起源,很难追溯,但引起广泛争论的,大概是N年前“太原渔民”的一些文章,这是三菌开缸论的基石。大概的意思是说,开缸的时候除了公认的硝化细菌,还要往缸里加乳酸菌、酵母菌,据说目的是为了加快鱼类排泄物的分解,并成为优势菌群,抑制其他有害菌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有很多介绍三菌开缸的文章,却对这些细菌对水质净化的生化机理没有进行科学的解释和证明。对于这些核心观点,我查了些资料,觉得这根本就是个笑话。 IF +i3#$
三菌开缸的一个观点是,乳酸菌和酵母菌会加快有机物的分解。随便百度一下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资料,很快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酵母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分,不知道鱼粪里有多少糖分?乳酸菌是厌氧菌,怎能和好氧的硝化细菌共同繁殖?而且乳酸菌喜酸性环境,在接近中性的鱼缸中怎可大量繁殖呢,难道要把鱼缸变成一个酸菜缸么?再查查资料,所有生物学文献都告诉我们,有机物的分解是通过氨化作用,也就是靠一些统称为氨化细菌(矿化细菌)的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氨。游离的氨一部分可排放到大气中,一部分可被亚硝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再继续被硝化细菌氧化为硝酸盐。因此,有机物的分解是众多厌氧菌和好氧菌参与的结果,并不是酵母菌、乳酸菌的专长,而且二者并不适合在鱼缸中大量繁殖,相反乳酸菌会产生乳酸,抑制其他细菌对有机物的分解,并无益处。所以不知道三菌的灵感,是否来自于发馒头和腌酸菜呢? 6ATtW+sN ]
还有一个有趣的观点,就是硝化细菌繁殖较慢(>20小时),而异营性细菌繁殖很快(20分钟左右),会很快占据水体,并抑制硝化细菌的增长。所以需要用繁殖速度快的无害细菌,先为硝化细菌“抢位”。这是个很搞笑的理论。菌群的繁荣与消亡,并不是其他菌群的所谓“抑制”所造成的,而是和它生长繁殖的环境有关。只要环境适当,就会不断繁殖,环境失去,就会不断减少。自然界各种菌群和平相处,就是因为总体环境达到了一个“平衡”,而我们的水族箱追求的,也是这种“平衡”。在开缸初期,由于氨化细菌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中存在大量的氨,然后由慢慢增长的亚硝化细菌进行亚硝化作用,再经过漫长的等待,硝化细菌才开始大量增加并进行硝化作用。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可以人为加入一些硝化细菌,但总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硝化细菌从施用到固着并发挥稳定的硝化作用约需要 25~28 天,施用硝化细菌的淡水观赏鱼水族箱水质在3~4周后才可达到稳定 [1],刘炜明等的研究也有类似结论 [2]。看来,硝化细菌的生长虽然慢,但也不需要用乳酸菌来抢位,另外关于抢位之说,也是没有科学的观点来支持。 Ox#Q2W@Uy
从以上可以看出,三菌开缸的理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就是用实践来证明。遗憾的是,网上虽然有很多朋友大谈三菌开缸的神奇,但也基本是根据自己开缸的情况,根据水是否清澈等条件来主观判断的。影响开缸的因素实在太多,不能因为你加了酸牛奶水变清了,就说是酸牛奶的效果。至今我仍然没有见到一份严谨的实验和数据,证明加入乳酸菌和酵母菌与普通方法的差异性。酸奶和酵母片的真正作用,可能就是因为酸奶和酵母为缸里提供了大量的有机物,促进了硝化细菌的增长吧,这只是个人推测,还需要实验来证明。 -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