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想养苔出来却总是把水养绿了。 .q_SA-!w>
这里我们就来谈一下苔和藻的关系。 C5&+1VrP
大家所说的绿水其实就是水中的藻类。我们先来说一下水的转变过程 =qF DrDt
新水转为老水有一个浑浊期,一般会保持2-4天开始转清。这个浑浊期实际上是相对洁净的水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开始繁衍的征兆。很多新手朋友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大量换水,保持水的清亮透彻,这个换水的动作实际上是终止或者大大延缓了微生物群落的繁衍过程。当微生物群落初步建立之后水的浑浊现象就会消失,此时水是微微泛绿的,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基本达成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 /<it2=
此时你就需要选择是要绿水还是要苔了,如果你要绿水就把缸壁擦干净,用手摸缸壁,会感觉滑溜溜的,这是一层细菌基质,这个东西是苔丝附着在缸壁上的基础,没有它,苔就无法附着。没事就擦擦缸,很快水就会变成土黄色,进而转变成嫩绿翡翠绿墨绿。 ]]lM)
如果你需要苔,就在浑浊期过去之后勤换水,始终保持水的透光性,保持足够的光照,很快缸壁上就开始挂苔丝,苔丝挂起来之后就可以保持正常的换水了。苔的颜色和光照有关,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颜色越浅。 F >co#
苔和藻基本上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它们和水的流动和深浅没有直接关系,它们都需要的是养分(鱼便)和光照。谁取得生长优势另外一方必然会被抑制。在稳定的环境下,苔获取生长优势就会大量掠夺水中的养分从而导致藻类无法获取养分而被抑制生长。藻类如果获得生长优势就会遮挡阳光而导致苔获取不到阳光而停止生长并且产生褐苔(褐苔在弱光线弱养分下也能生长)。 gfmaO]
这里大家就能看出,光线对于苔和藻来说是最关键的因素。谁先晒到太阳,谁就抢先。所以通过勤换水来有效降低藻类的密度,从而增强水的透光性对于苔来说是关键 。 8b:\@]g$
以上是在稳定的环境下苔和藻的关系。但是很多情况下明明苔已经长出来了可是水还是绿了。这时的关键就在养分也就是鱼便的排放上了。 rKr2 K'
当绿苔已经生长出来之后,水体就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但是这个平衡状态很容易被打破,那就是产生了过量的鱼便,鱼便的产生量超过了过滤系统以及苔的吸收能力,那么藻类就有了养分供应,后果大家都明白。 OvtiFN^s'
过量的鱼便一般来自过高的密度以及变幻莫测的投食量。密度过高很好理解,鱼便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硝化系统苔类吸收的总和,水不绿都不行。投食量的问题,你每天投一份食,某天突然觉得鱼儿不够吃了,或者又请回来几条鱼儿,你决定投两份甚至更多的量,大家都知道金鱼是能吃能拉的货,于是杯具的两倍甚至更多的鱼便就产生了。此时硝化系统以及苔类的吸收只能处理一份的量,于是水就开始绿了,于是你就开始大量换水,于是过量换水导致硝化系统功能减弱,于是水又绿了,于是苔受到抑制开始向深色甚至褐苔转变,于是....杯具了。所以投食量不能突然的大量增加,那怕密度增加了,也应该逐步增加投食量,让硝化和苔类的平衡状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4Vrx9 sA1
硝化系统和鱼便量之间的关系是河北肥龙兄弟对我提及的,我深以为然。和鱼友多交流确实能让我有很多的收获。感谢各位鱼友,感谢CCTV,感谢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