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2305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1-11-05
- 在线时间352小时
-
- 发帖80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6
- 兰寿币14482
- 威望817
- 贡献值0
- 金币0
- 好评度815
- 卖币0
- 信誉积分0
- 兰钻0
- 买卖通宝0
- 诚信通宝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gy&eR> I?Iz5e- 金鱼文化展-游记 gy@=)R/~ inh:b .,B S?CT6moXA i.'"`pn_ 写在前面的话: -$"$r ~ad :pM8Q1:B 阔别兰寿网七八载了,上一次发文还是2013年。今日一时兴起故地重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现我的ID还在,文字还在。念此,多少有些感动,动起了继续发文的念头。这一段,是去年9月北京金鱼展的小记,拙文一篇登在了我个人公众号上,就权作见面礼献与贵宝地吧。说到底就一句话:谢谢兰寿网。 :!MEBqcU <Q(E {c3" 8\68NG6o !`%j#bv s.p>
?U 金秋时节,北京天气日渐清爽起来。这几日终是天空湛蓝如洗,大地一派葱翠之色。引得我总想行走林川,不愿困锁房中。 >%;i@" q83^?0WD ]7}!3 m 虽不能郊野而坐湖畔闲谈,每日与那雷哥斗图斗嘴斗法,心中倒也斗出了个大千世界。一日,正研习道法经文,手机屏亮,雷哥发来消息:劳动文化宫举办金鱼展呢,去否?后附一串儿斗图专用熊猫头“名言录”… k6M D3c
~qQZh u" QOEi.b8r 若言闲云野鹤,不妨说我奇懒无比,日常从床上移步至阳台于我便是出远门了,这等活动自是不爱的。但雷哥所发公号信息赫然写着兰寿网,天山雪这些字样,那就另当别论了。不但要去,还兴高采烈的去。如此,相约伟哥,三个胡同儿长大的“老家伙”一同赴展,前去访那儿时记忆。 @Dfg6<0 7)QZ<fme
>=97~a+. P!Fykg Jy/<
{7j 1iY4|j;ahV ?:3hp2k< @=l6zd@ 09年我曾拜在盖老门下学习金鱼文化及古法养鱼,也算是个“蹬门”的弟子。且这许多年来,一直尊林海老师为水族届之文豪,阅老师文章无算,自然对金鱼,对兰寿网不陌生。只是我已脱离金鱼圈日久,早不敢再言是圈中人。上次参加京城金鱼展还是2012年,时光荏苒,这次,就权作凑个热闹,满足下念想儿。 e1a\-- hy~[7:/<I& Z@1kx3Wx$ 老天眷顾,一行人相约周六,恰是个晴空万里凉风习习的好日子。旅游景点,人声鼎沸,一路走来少不得平添了几分焦躁。倒也奇了,进了劳动人民文化宫,满肚子怨气烟消云散,怀揣小鹿般径直奔向展会。若园内有个共享单车,急切如我,许会飙车而至。 d)1gpRp MoN0w.V V K6D 5e.aTW;U ymxA<bICS8 F$\Da)Y C0[U}Y/r2 mP\V.^ 尚在金鱼圈学习时,好歹也是几位老师的“跟屁虫”,金鱼的故事没少听。这类展会也曾帮过忙出过力。如此,我知这类公开性质的鱼展,因要防猫抓鸟扑,亦要防梁上君子,更要与天气“斗争”…鱼,参展的各家各户是不愿将好鱼奉上的。我心中默念,重在参与,感受文化,少说多看。 jbipNgxkr pWKE`x^ Q&.uL}R 进场观鱼,于第一盆时,心中小鹿就如被迎头一辆疾驰卡车怼飞一般,且怼的不知去向。老毛病顿时复发:“这盆蝶尾,尾骨无力,全无蝶舞之意…”“这盆珠子,多个尾柄,不成样子。过去多讲鼠头小尾,荸荠圆儿,不是这个样子…”“这虎头头小尾大,哪有虎虎生威之象?且北方虎头讲高头薄鳃,这鱼…”绕场半周,边绕边说,突然意识到,我这是干嘛呢?众多金鱼爱好者不辞劳苦,费心尽力支撑起的展会,岂容我这垂背双手,啥也没干还背离金鱼圈的人在此乱嚼舌头胡说八道? %?+vtX ]UUa/ep- *Z"`g
%,; FA*$ dwp )XN%pn U.,S.WP+d E>s+"y Qpv#&nfUi6 '27$x&6>S OU UV8K }qso} WI w"?Q0bhV9y U\Vg &"P 这般想着,便住口收心静观佳鱼。果然,抑止了矫情再看,又是一番风景。只觉望天儿憨顽逗趣,鹤顶风姿婀娜,狮头舞水妙曼,鎏金敦实有型。忽的,几尾蓝虎映入眼帘竟晃得我一阵恍惚。忆起林海老师曾有一对儿蓝虎,苍劲有力摄人心魄。这盆蓝虎虽不及林老的“勾魂”,却也深得玩味。心里一时痒痒,对雷哥说:“若正常饲养,这鱼体形许是三四龄了,经岁月沉淀的鱼终是不同凡响……” P6.PjK!Ar <b
H*f w A
.&c>{B7 再看,一盆王字虎头映入眼帘。想当初迈入金鱼圈正是因为其时对林海老师所著的鹅头三篇和王虎三篇执迷到顶礼膜拜程度。而今日一路之上,伟哥也是多次谈及北海和中山公园早年间的金鱼与鱼把式。而这北海公园曾经的“看家宝贝”王字虎头,因林老师和秦大哥,我已爱了许多年。望着盆内王虎,过往与金鱼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在头脑中清晰浮现,想起曾经在金鱼圈的日子,想起那一位位早不曾联系的渔人老哥,不觉间,心生了惆怅。 ~Pw9[ycn3 12U]= -$<oY88 b_RO%L:"yL nDdY~f.B ~'%d]s+q G^t)^iI"' B`e/ / fX`u"`o5 4Y?2u Gw3+TvwU+Q _">F]ptI; UDr1t n pYQSn.`V~ pRV.\*:c >`UqS`YQK %>Gb]dv? ~ |Vqv{ 品玩过游鱼,再来拜赏下丹青佳作。金鱼被誉为活的艺术品,而艺术则是相通的。路上我和同行两位好友玩笑:“养三湖慈鲷的,多会吹牛逼。养金鱼的,除了会吹牛逼外,多多少少还会点笔墨,会点乐器,会点旁的玩意儿。因为金鱼是艺术,艺术是相连的。”两位不言语,表情上却写着:“没错,所以你一看就知是养三湖慈鲷的…”画作我完全门外汉,挑“认识”的“画家”作品拍了照意思意思。“认识”的不多,一位老蛇。曾与老哥在我师傅盖老院内撸过串儿饮过酒。另一位是烨子,这位我并不相识,只因林海老师过往文内多有提及,且此君与我兴趣相同,爱鹅爱虎,我就假装认识吧。 @>O7/d?O LSc^3=X ,nYa+e 画作一一看过,于我而言,连皮毛都未偿读懂,纯粹凑热闹起哄。本是糙人一个,水彩笔墨的事自不敢品头论足,都是好的。细回味,还是更喜老蛇的蓝寿和烨子的鹅头红。烨子画鹅两幅,另一幅凤尾鹅我未及拍下。而画作之上无论小尾玲珑的鹅还是薄纱凤尾的鹅,都早已游入我心… h@R n)D CmBPCjh >KuNHuHu 遗憾的是,此次展会,那木海之中,一条鹅也不曾见到…… *,G<X^ ;xiN<f4B .5;
JnJI C&Q[[k"kb 1R8tR#l e=VSO!(rY YaS!YrpI ?<t?G 鱼与画之外,此次展会还复制了不少庭院或渔场饲养金鱼的场景,让观展之人对金鱼的赏,玩,认知,感受都有了更清晰的印象,也将不少人一下子“拽”进了“时光隧道”,去拼织记忆中鱼盆鸽哨所带来的快乐。这个单元整体氛围很好,除了两张假扮明清皇帝喂鱼的背景画大煞风景,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外,其余各处到都很贴近生活。 8i]
S[$Fc _DSDY$Ec 9ad)=3A&L 宫廷金鱼展。宫廷金鱼四字李振德老师过去曾在一次活动中讲解过。巧的是,那天我在现场,并持笔做了记录。简而言之,宫廷金鱼指的是一整套小池精养的饲养模式,而并非就一定是出自皇宫深庭。明清皇帝喂鱼的背景画,大抵是主办方意欲表达中国传统金鱼是自明清时期进入爆发式发展的阶段。写成文字,恐无人阅读,辅一幅画,简单扼要。 T%%EWa<a E|9`J00 NE#`ZUr3 只是,矫情如我,总觉此画即体现不出宫廷金鱼系出名门精工雕琢的贵族气息,还给人一种拒寻常百姓于门外的隔阂感,要多不接地气儿有多不接地气儿。毕竟,金鱼带给北京爱好者的亲近感,更多还是来自于胡同杂院,伴随着悠长鸽哨和清晨时匣子里滋滋作响接收电台的声音罢。看到这幅画,伟哥亦是头一甩,快步而过。 `/T.u&QF t8RtJ2; u|wl;+. MMrN#&r GjwH C{ _"p(/H A v>v\ :.> $&.(7F^D 来时已是下午三点,匆匆而过,赏不仔细,却也留下印象,只觉心满意足。本想着趁着周末,或许能遇上几位寿网故友,但除了游客还是游客。也是无妨,今后金鱼展会,能到,我则必到,来日方长嘛。只愿金鱼展未来能多办,越办越好。 ^E/6vG k
76<CX %m6qL 看过一遭金鱼,三人多少也受了影响。回返后,雷哥欲开盆重养金鱼,我则重拾笔墨练起了书法,伟哥买了两条万宝路。可见,艺术是相通的,也是可以相互传递的。于饭口儿,雷哥预订了华彬费尔蒙酒店的餐厅,吃西式洋餐,回味传统金鱼,自有一番味道。或许,这就是我们三人的艺术。 |s/Kb]t U0-RG Yz2N(g[ 三人散时相约,下周同去鱼市,再去看看那老北京,老福建,老广州的金鱼,找找那“忆往事”的乐子…… " TCJT390 0B1nk!F 1^]IuPxq 正是: J[l7p6xk 临池独照,喜看鱼子跳波; p}==aNZK 绕往闲行,忽见兰芽出土。 N>EMVUVS 亦小有致,时复欣然。 vxf09v{- yq x!{8=V =g6~2p=H &jEw(P&_ ~h<T0Zc 鱼标本 D@X"1X!F`G 2020年9月20日
|